咸安警方捣毁“保健养生品”网络诈骗团伙
“早啊,各位邻居,有想养生的吗?我喝了她家的益生菌,血脂降下去了,血压也稳定了……”这样的广告语,你熟悉吗?它的背后可能暗藏圈套。
近日,咸安公安分局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成功打掉一个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打着销售“保健养生产品”幌子,专挑老年人下手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涉案人员31名,涉案金额达430余万元。
●网络订购上万元保健品套餐
7月底,湖南郴州68岁的李阿姨接到咸安公安分局甘棠水陆派出所民警打来的电话,称其遭遇电信诈骗,李阿姨还不敢相信。
直到民警说出她被骗的准确金额,李阿姨才想起来前些日子的养生经历:本来想着能够降血脂,哪想到为了健康养生,她不知不觉投入了2.3万余元。
李阿姨身高1.6米,体重160余斤。因年龄越来越大,她出现失眠、便秘、三高等健康问题。今年4月初,她在家中玩手机时,被姐妹群里的一个健康养生小广告吸引了。
本着对小姐妹的信任,李阿姨添加了一个所谓的官方客服“小琴”的微信,并在对方介绍下,购买了价值2410元的“益生菌”养生套餐。收到产品后,李阿姨便开始服用。三天后,客服小琴又向李阿姨推荐了一个所谓的健康管理师“蓝小姐”。
此后,健康管理师蓝小姐以“产品升级换代”“身体代谢需服用下阶段产品”“产品能够帮助改善失眠、三高”等为由,诱骗李阿姨又购买使用了多款养生营养套餐产品。短短一个月,李阿姨累计花费23110元。
因确实收到了产品,李阿姨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直至民警的这通电话,才让李阿姨意识到,自己花了两万余元,“三高”和失眠问题还是没解决。
●公司化运作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和李阿姨遭遇的情况一样,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0余位老年人也被这样的广告带入了圈套,进而被层层“套路”,花费了几千乃至上万元购买养生套餐,且都未意识到自己被诈骗。直到咸安民警出击,这一企业化运作、专业性强、链条完整,且具有较大规模的诈骗团伙才浮出水面。
今年7月,咸安公安分局甘棠水陆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摸排到咸安辖区有一个公司可能涉及电信诈骗。甘棠水陆派出所立即联合向阳湖派出所、双溪桥派出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对该公司开展侦查工作。
专案组通过分析研判和外围侦查、走访调查等,查明该团伙通过成立健康管理公司实施诈骗犯罪,公司由4个股东负责,其中一个股东管理该公司日常事务,一个股东负责提供公民信息,一个股东负责管理话务组,还有一个股东妻子统计销售额和话务员业绩、发放工资;公司旗下有三个工作室(从五楼至七楼,每层楼一个工作室)。公司股东从网上“吸粉引流”,拿到客户资料;话务部门通过微信或电话方式与客户联系,向客户推销“保健产品”。
尽管该团伙结构复杂、涉案人员众多,但经过专案组20天的缜密侦查和大量艰苦细致的取证工作,充分掌握了其涉嫌犯罪的事实、证据及相关情况,收网时机已经成熟。
7月20日,专案组调集警力,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抓获以吴某、余某等人为首的公司骨干及成员31人,缴获作案手机和电脑多台以及大量诈骗“话术”剧本。
●精心编织话术引人上当
民警介绍,该公司销售的健康养生产品,均为价值几十元的普通保健品,养生功效微乎其微。把成本极低的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吹嘘成可以取得神奇疗效的“包治百病”健康养生产品,非法获利可达成本10倍甚至30倍以上。
经查,该团伙成员先是通过广告投放,吸引有养生意向的老年群体上钩,再由客服人员诱导顾客添加所谓的“高级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微信,通过吹嘘养生产品奇特功效,虚构保健成功案例等方式骗取顾客信任,对受害人实施“一卖、二卖、三卖”。
一卖就是话务人员向客户推荐购买其公司“低端产品”,销售价格为1000元以下不等。二卖就是话务人员对“一卖”客户进行“深度挖掘”,由话务员化身为“健康管理师”通过固定话术指导客户服用产品,在取得客户的信任后,向客户推销“更高等级”的“养生产品”,产品价格在2000-8000余元不等。三卖中,话务员则化身为:“营养师”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一对一进行“营养规划”,并向客户进一步推销其公司高端产品,销售价格为一万元甚至上万元不等。其客户群体多为中老年人和妇女群体。
据民警介绍,因利润巨大,该公司内普通话务员月工资过万元,话务员最高一个月拿到5万余元工资。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公安机关提醒——
广大市民群众要养成正确的就医看病习惯,不要相信所谓专家的夸张宣传和神奇疗效,更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的灵丹妙药。此外,公安机关还特别提示,子女的关爱对于防范保健品骗局也十分重要,如果儿女们能够时常探望,多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诈骗分子就不会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