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县沙堆镇:党建引领“三步走” 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近年来,通城县沙堆镇将党建引领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依托党员中心户制度创新党建模式,通过聚焦党建引领环境整治、平安建设和党建品牌打造等工作,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建+环境整治 激活自治内生动力
初春时节,驱车行驶在通四线沙堆段,视野开阔道路平坦,村民房屋错落有致,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田间碧绿的青菜相互映衬,到处都流动着田园风光。但村民院落中偶尔闪过或黄或黑的沙土煤块却分外扎眼。
随着通四线的竣工通车和绿化亮化工程的实施,沿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但村民们依然习惯于将装修剩余的沙石和冬天没用完的煤炭柴火随意堆积在院子里,房前屋后逐渐被各式废旧材料占据。
“有的还把收集的纸箱、啤酒瓶堆在门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废品回收站咧!”坪坳村4组村民杜兵先说,风大的时候院子里堆的沙土、纸盒满村飘。
“人居环境整治年年搞,群众工作年年做,形式也换了好几茬,但都只能保持一段时间,过不了多久就又‘原形毕露’。”坪坳村干部吴昌顺说,整治的时候村民们都好说话,马上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治后又在院子乱堆东西,始终无法根治。
环境整治成效不长久,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积极性不高,干部吃力不讨好,直接影响到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势头被不断消磨。
如何破解当前的困局?
“我们要把村里的党员、五老都发动起来。”沙堆镇党委书记胡翔宇对各村提出了要求,落实好“党员中心户制度”,让无职党员、五老都参与到村庄治理中,利用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带动村民共建共治。
理清思路后,坪坳村“两委”立马组织中心户长开会收集意见。
“我院子里也堆了装修剩下的砖块沙石,散会回来我就把院子里扫干净、码整齐了。”坪坳村党员黎汉才说,“我原本就觉得这样乱堆着不好看,这次正好买点花、栽两棵树,把院子整漂亮。”
看到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都在主动整理院落,村民们也纷纷自发开始了“大扫除”。但仍有部分村民不为所动,依然奉行着“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原则。
“我们按照熟人熟事原则,给每个中心户安排了责任户头,分组上门做工作,讲道理、论利弊。”坪坳村书记杜雄辉说,中心户们把自己家“管”好了,“管”别人家的事就有底气,现在大家都会相互提醒,村里乱堆乱放的现象越来越少,环境变好了,群众过得开心,我们村干部也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发展集体经济,可以说是全村共赢。
据了解,沙堆镇自2021年开始落实“党员中心户制度”,全镇共计选聘挂牌中心户450户,党员中心户219户,并组织党员中心户长成立10支巡逻队,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护林防火、治安巡逻等工作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共同化解基层治理难题。
党建+平安建设 凝聚合力共断是非
“我吃完饭大伯就会来接我吗?”2月8日中午,沙堆镇政府机关食堂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由于一场车祸,年仅11岁的曦曦失去了父亲,母亲也不知所踪,暂时由大伯抚养。但由于事故矛盾迟迟无法得到调解,大伯一气之下将小曦曦“丢”在了沙堆镇综治办公室门口,综治网格员万李璠也只能“丢”下手头上的工作,当起了临时保姆。
“马上联系她大伯来接人,再请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和肇事方、村委会、包保中心户来开会。”沙堆镇党委副书记吴寿斌了解到情况后立马做出安排,希望当面把诉求说清楚,把法规政策讲透彻,把道理摆明白,现场化解矛盾。
下午两点,沙堆镇综治中心调解会议室座无虚席,矛盾双方相邻而坐。
“我的要求还和以前一样,我们家现在只剩我一个劳动力,要照顾全家7口人,还不能出门打工,原定的赔偿款一分不能少!”还未等会议正式开始,大伯再次强调了自己的诉求。
“我们的态度大家也都看到了,前面该出的钱我们二话不说就出了,但是现在家里是真拿不出这么多钱,再多就只能把我抓去坐牢了。”肇事方也表明了自己现在的困境。
两家人的心就像错齿的拉链,拉不上,扯不开。怎么解开双方的心结?
实际上,在开会之前,沙堆镇综治中心就组织村委会、中心户、派出所等力量成立了矛盾调解专班,在两家人之间往返10余次,反复调解沟通,听取诉求,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双方的对立情绪,缓和了矛盾。
“你们两家的情况我都熟悉,都没有说假话,还是希望你们能够互相体谅,让这件事尽快翻篇。”党员中心户长卢中才见两家人又开始针锋相对,急忙出声缓解气氛。
“根据交警出具的责任书,肇事方应该赔偿的数额远不止大伯提出的这些,既然大伯先退了一步,希望你们也能退一步。”沙堆法庭庭长黄红元摆出了事实,向双方解释法律法规。
“发生这种意外大家都不好过,肇事方的真诚态度大家也都有目共睹,老实本分的农村人确实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全程参与调解的吴寿斌提出了解决方案,大伯要求的赔偿金额不变,由肇事方先行支付一部分,剩余部分分期三年付清。
听到解决方案的两家人陷入了沉思。
“这个方案我觉得行。”湾船咀村书记卢华维打破了沉默,双方的困难都有考虑,关键是切实可行,你们好好想一下。
“我同意这样。”肇事方率先表态,我明天就去银行取钱,剩下的钱我也一定赔偿到位。
“唉,那就这样吧。”在众人的劝说开导下,这场持续了3个月的事故纠纷随着大伯的一声叹息,就此化解。
今年以来,沙堆镇通过建强综治阵地,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的优势,建立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和“综治中心+部门+村(社区)+中心户”的联席会议调解机制,共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事项20起,成功化解18件,化解信访积案2起,实现重点人员联管、突出问题联治、平安沙堆联创。
党建+品牌打造 共建治理长效机制
春暖花开之际,沙堆镇九井社区井峰大道两侧的树木焕发新枝、梅花相继绽放,居民们三三两两地在屋檐下晒着太阳。
同样“晒”着太阳的还有周边居民铺在景观树上的棉被,花花绿绿的被褥、被压断的树枝、架在树间的晾衣竹竿……给这幅画卷添上了一丝不和谐。
“最厉害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把被子铺在树上晒,把树枝都压断了。”集镇管理专班成员黄大平说,我们以前也专门整治过,居委会还集中力量抓过一段时间,但不可能时刻盯着。
九井社区井峰大道建设和老街改造工程给沙堆集镇注入了现代化的基因,但祖祖辈辈扎根在这里的居民们却依然照着过去的模样生活着。
“有的人觉得怎么晒被子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有的人是实在没有地方晒,只能晒在树上,觉得偶尔压断几根树枝也不要紧。”九井社区老党员戴强国说,看着被压断的树枝还是会心疼。
怎么扭转居民的生活观念?怎么在扮靓集镇的同时方便群众生活?
面对新阶段的新问题,九井社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根据沙堆镇党委提出的创先争优‘十个一’内容,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创五彩社区 建魅力九井’的工作思路。”沙堆镇联系九井社区党委罗浩介绍道,就是以加强红色党建引领为抓手,带动群众广泛参与绿色环境整治、蓝色平安创建、橙色志愿服务和紫色乡风文明,通过党建引领各方面治理工作,打造“五彩社区”党建品牌,让治理措施更实,效果更久。
井峰大道周边居民、社区干部、党员代表、集镇管理专班、镇包保干部……社区干部耐心动员,在中心户长柳三娥家中召开了动员创建“五彩社区”的屋场会。
“我晒被子又没影响到别人,为什么不让我晒?”“我们家没地方晒,不让我晒在树上就只能晒在居委会院子里了!”“开会就为这事儿的话我就先走了。”……提前听到“风声”的居民们认为在树上晒被子“不值一提”。
“今天召集大家来不仅仅是说晒被子的问题,而是希望借晒被子这件事和大家交流一下对社区治理的想法。”徐书记开口稳住了局面,“大家别看晒被子事小,但是家家户户都在树上晒的话不仅不好看,对景观树的破坏也大,到时候树上光秃秃的,影响的还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
“那我家当时按规划封了顶,我不在树上晒在哪里晒?”一名居民提出了疑问。
“我知道好多人家里其实都买了可以晒被子的晾衣架,只不过大家习惯把被子晒在树上而已。”九井社区副书记黎爱兵说出前期走访了解的情况,没有的也可以暂时找邻居借一下,我相信几十年的交情没人会不愿意借。
听了这话,居民们慢慢不再言语。
“这事党员要带头。”徐书记说出了本次屋场会的最终目的,现在大家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但是许多旧习惯还没改过来,比如在景观树上晒被子、占道经营、占道停车等等。
“对!明明新修的人行道加宽了,但是因为占道经营,我们还是得走在马路上。”“有的人车子就停在人行道上,看起来又乱又危险。”还没等徐书记说完,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生活中的不便。
突破口就这样一点点撕开。
“这些靠我们居委会是管不过来的,要靠大家自己,各位党员和居民代表不仅要以身作则改,还要带领大家一起改。”徐书记见时机成熟,介绍起了“五彩社区”的构想,我们的社区公约和积分制已经建立起来了,大家平时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就能获得积分兑换奖品,首先要党员带头,也就是红色的党建引领……
随着大白话版“五彩社区”构想被提出,会场逐渐安静下来,不少居民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
“集镇是沙堆的门面。”徐书记说,“街道干净整洁,路边鸟语花香,大家走出去脸上也有光,从‘一时美’到‘持续美’我们一起努力!”
“好!”不知谁带的头,会上响起了掌声。
时间悄然流逝,走出会场已是晚上,明亮的灯光照在居民们前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