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综治中心】携手护“未”成长
“孩子现在慢慢打开心结愿意和我们说心里话了,真的感谢政府和学校的帮助!”小凌的外婆握着街道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一场由街道综治中心牵头,联动派出所、妇联、社区和学校开展的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让这个曾因家庭变故陷入阴霾的家庭重见阳光。
摸排隐患:网格巡查发现“沉默的呼救”今年3月初,街道综治中心网格员在例行走访中发现,与外婆住在一起的小凌长期情绪低落。父母离异各自重组家庭后,女孩因缺乏亲情陪伴逐渐封闭自我,近期更出现自伤倾向。综治中心立即启动“青少年心理危机橙色预警”,迅速召集派出所、妇联、民政、学校等部门成立关爱工作组,联合学校心理教师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
联动破冰:定制化服务搭建“心灵桥梁” 3月18日,由网格员、妇联干部、民警组成的“关爱小队”入户走访。网格员通过制作小手工引导小凌敞开心扉,妇联干部向外婆传授亲子沟通技巧,派出所工作人员则联系小凌父母,劝导其履行好未成年人监护首责。同步启动的“护蕾计划”为小凌建立专属档案,包含每周1次心理辅导、班主任每日观察记录以及社区志愿者结对陪伴等内容。
长效守护:织密未成年人“关爱网络”“每个孩子都应被温柔以待。”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街道已构建“家校社警”四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学校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妇联组建“爱心妈妈”帮扶团,派出所梳理报送涉未成年人警情,综治中心则将困境儿童排查纳入网格员重点职责。下一步将推广“心理晴雨表”动态监测机制,对单亲、留守等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建档跟踪,通过“政府主导+专业介入+社会参与”的模式,为未成年人撑起健康成长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