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老兵所长”:用抗洪精神筑起平安堤坝

点击量: 时间:2025-07-11 17:37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李思源

“98年发洪水时,我还是个孩子,看着解放军用身体堵决口;如今,我穿着警服站在这里,决心像他们一样守护自己的家乡。”7月9日,在嘉鱼县簰洲湾98抗洪纪念馆里,39岁的嘉鱼县公安局簰洲湾派出所所长高杨语气坚定。

这位曾服役14年的老兵,如今身着藏蓝警服。从警7年来,他倾心竭力守护辖区平安,用抗洪精神筑起平安堤坝。

从惊涛记忆到从警初心

1998年夏天,洪水撕开簰洲湾的堤防时,高杨正趴在自家屋顶。混着泥沙的浊浪,卷走了邻居的瓦房,他看见穿军装的年轻人一个接一个跳进漩涡救人。

“12岁那年,我就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高杨回忆说。

2004年高考后,高杨远赴他乡成为军人。14年的军旅生涯,他从新兵成长为连级干部,并顺利考上军校。

2018年,高杨转业,选择回到家乡。

“当不了兵,就当警察!去基层一线!”高杨本可以转业去相对轻松的部门,却主动申请奔赴嘉鱼县偏远的高铁岭派出所。

2018年11月1日,报到的第一天,他把“誓保一方平安”的毛笔字贴在宿舍墙上。

此后7年多时间,他先后在方庄派出所、潘家湾派出所、簰洲湾派出所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守护中,“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愈发坚定。

从护江堤坝到民心工程

面对工作,高杨直言:“守护群众的安全,就像98抗洪勇士守护江堤:每一寸都要扎实,每一刻都不能松懈。”

初到派出所工作时,高杨坚持每天走村入户。三个月下来,他成了村民口中的“活地图”。谁家婆媳不和,哪片鱼塘常闹纠纷,哪户老人独居需要关照,他都“门儿清”。

“小案连民心,再难也要破!”这是高杨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践行抗洪精神的“战场”。

2022年调任方庄派出所副所长时,他接手了11起“无头案”:摩托车接连被盗,多数失主已自认倒霉。监控里模糊的身影、现场零散的烟头,成了他“死磕”的线索。他带着民警蹲守20余天,终于将3名嫌疑人抓获,为群众挽回损失10多万元。随着各类案件不断被侦破,辖区盗窃案件发案数下降70%。

去年3月,高杨转任潘家湾派出所所长,结合辖区实际,创建“小案快侦”机制。全年破获民生小案52起,为群众挽损30余万元。有老人报警说狗丢了,同事觉得是“小事”,高杨却在草丛里找了一上午,最终锁定一枚麻醉针头。这起偷狗案,带破5起积案,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簰洲湾派出所成功化解一起多年矛盾纠纷,村民送锦旗致谢。

今年3月,高杨成为簰洲湾派出所所长,仍然对“民生小案”紧抓不放,力争快侦快破快挽损:一个小时内抓获盗窃手机的嫌疑人王某,追回被盗手机;快速破获群众切割机被盗案件……辖区盗窃案件破案率大幅提升。

从精神火种到平安薪火

“抗洪精神是簰洲湾的根,是刻进骨子里的基因。”高杨将这句话融进了派出所日常。他定期带领民警走进98抗洪纪念馆,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组织全警到簰洲湾98抗洪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学习19位抗洪烈士的事迹……

“簰洲湾弯一弯,武汉水落三千三”的防汛口诀,被高杨写进应急演练手册首页。面对今年多轮强降雨天气,他与民警们冲锋在前,排查隐患、清除险情,转移被困车辆23台、救助群众15人。

高杨坚持用抗洪精神筑起平安堤坝。全镇16个警务网格组建最小应急单元,16支义警巡逻队常态化巡逻,联合多部门织就“水陆联防”网。今年以来,排查隐患47处,化解纠纷83起。辖区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1%,群众安全感达98.6%。

高杨还带领民警和群众组建“警民护堤队”,将抗洪战时机制转化为常态化群防群治。他说:“只要群众需要,我们就是那道冲不垮的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