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沉下去,治理“活”起来!——赤壁检察这样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工资拖欠了两年,没想到检察官15天就帮我们追回来了!”拿着刚刚到手的“血汗钱”,农民工老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仅仅是赤壁市检察院“赤心检察”品牌融入基层治理,为民解忧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赤壁市检察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心打造“赤心检察”品牌,胸怀赤子初心、坚守赤忱丹心、永葆赤热之心,组建4支共20人的“赤心”团队,主动对接重点街镇综治中心,将检察服务直通基层一线,让法治力量在源头涌动。
普法“零距离”,法治种子播心间

“原来‘刷单返利’是这么回事,检察官讲得清楚,我们听得明白!”在陆水湖街道的一场反诈普法活动现场,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赤心”团队变“被动普法”为“精准送法”,哪里需求集中,普法课堂就开到哪里。他们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将晦涩的法条转化为“听得懂、记得住”的家长里短,为群众筑牢反诈“防火墙”。
从检察开放日到法治副校长,从社区讲堂到企业车间,“赤心检察”让法治宣传“活”了起来。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题活动20次,覆盖群众超万人,真正让法治精神在基层生根发芽。
纾困“加速度”,为民解忧有温度

“一条线索,背后是二十多个家庭的期盼。”
2025年5月,“赤心”团队从赤马港街道综治中心获知某公司长期欠薪的线索后,迅速启动监督程序。民事检察办案组火速出动,穿透式调查锁定证据,支持起诉保驾护航。
从线索移送到公开听证,再到15万元工资全额发放到位,检察官用15天的“检察速度”,跑赢了农民工兄弟两年的漫漫维权路。
“赤心检察”依托综治网络,让法律监督的触角更灵敏,为民服务的脚步更迅捷。目前已办理此类“赤心”案件35件,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成了“满意答卷”。
救助“暖人心”,司法关怀不止步
“案子判了,但他们的困难,我们还得管。”
在一起强奸案中,被害人是名精神病人,家庭监护困难。“赤心”团队没有就案办案,而是主动上门,走访家属、对接社区,启动“案件办理+救助预判”双轨机制。
最终,不仅犯罪分子被依法严惩,11000元司法救助金也及时送到了被害人手中,为他们带去了生活的希望。
主动靠前一步,服务更暖一分。“赤心检察”下沉街镇4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30余次,将司法的温暖精准滴灌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解纷“出新招”,“以劳代罚”显温情

“罚款交不起,官司打不赢,这事儿难道就无解了?”
面对因非法捕捞被罚却无力支付的鲍某生和杨某林,行政处罚陷入僵局。“赤心检察”团队没有简单处理,而是在综治中心召开听证会,创新提出“以劳代罚”方案——让二人通过参与公益性劳动来折抵罚款。
这一举措,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兼顾了当事人的实际困难,让行政处罚在严格执行中透射出法治的温度,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政和。
如今,“赤心检察”已参与矛盾调处12次,推动解决民生痛点问题15个,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抹温暖的“检察蓝”。
从“等案上门”到“主动问需”,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赤壁市检察院于基层治理的“小切口”里做好司法为民的“大文章”,以法治力度和检察温度,守护着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