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政法一线行⑪丨检察建议守护“崇阳白茶”地标品牌,助推营商环境更优

点击量: 时间:2025-08-14 12:57 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李思源

盛夏时节,崇阳县青山镇楠林村万亩茶园绿浪翻涌。在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内,工作人员正将洒完的杀虫药名称批次、时间、操作人等信息一一记录下来。

“过去我们登记的用药信息不多。检察建议聚焦这个看似普通的工作程序,推动了全县茶产业的整改!”8月1日,合作社工作人员拿着《农产品生产记录簿》向“央省媒体咸宁政法一线行”采访团一组说道。

“央省媒体咸宁政法一线行”采访团在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采访。熊子恒 摄

这样“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变化,正是崇阳县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崇阳县地处鄂南幕阜山区,是名优绿茶主产区。2010年,崇阳白茶取得了“隽水源”注册商标,2021年获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自此,“崇阳白茶”不断发展,迅速成为该县乡村振兴的“金招牌”。

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茶园。熊子恒 摄

今年2月,崇阳县检察院在对涉茶公益诉讼开展专项检察监督活动中发现,全县7家茶叶种植企业均存在未建立杀虫用药使用记录或记录不全、不规范的行为。

“《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规定,茶叶生产必须要对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使用记录。”崇阳县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四检察部主任涂既彪说,这些记录不规范的问题看似不大,实则不利于茶产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3月4日,崇阳县检察院对崇阳县农业农村局作出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决定,并发出检察建议。

4月24日,县农业农村局就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回复,表示已对全县28家茶叶种植企业、58家农资经营门店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完善修订并重新发放了“农产品生产记录簿”,实现全覆盖。

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股股长吴超文介绍,为巩固专项整治效果,该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的规定》《崇阳县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构建“源头严控、过程严管、风险严防”的长效机制。

“合格率达100%!”4月25日,崇阳县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深入涉案企业开展“回头看”行动,发现均已建立健全杀虫用药使用记录。专业检测员随机抽取鲜叶样品现场检测用药残留情况,结果显示全部合格。

“‘回头看’期间,检察官还对我们提出的劳务纠纷、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进行了解答,我们心里踏实多了。”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小峰说,2007年他从老家浙江安吉来到崇阳种植茶叶,成立了该地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茶叶合作社。从业18年来,他感到这里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葛小峰接受“央省媒体咸宁政法一线行”采访。熊子恒 摄

“现在茶企们都建立了规范的购销台账,形成了茶叶生产质量追溯体系,‘崇阳白茶’的公共品牌价值更有保障了。”崇阳县检察院检察官助理代聪利说。

加强对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行为的公益诉讼,目的是保护合法经营行为、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涂既彪介绍,该院在办理某药品经营者未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案件时,综合考量涉案企业的违法程度、危害后果,多次和行政机关进行沟通协调,最终推动行政机关出台容错机制,并将涉案违法行为纳入容错清单,不予行政处罚,以“看得见”的方式护航涉案民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据悉,2024年至今,崇阳县检察院共办理涉营商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66件,聚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税费缴纳、安全生产、食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的监管,督促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还通过听证、圆桌会议等方式,为行政机关和企业架起对话平台,让企业可以充分发表对行政机关监管行为的建议和意见,推动形成企业规范经营、政企协同共治的良好格局,以法治力量护航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