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耀青春】以初心铸底色 以匠心守正义

点击量: 时间:2025-04-29 10:29 来源:赤壁市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李思源

编者按

五四风雷激荡,检徽映照青春。在检察事业的星河中,既有冲锋一线的办案尖兵,也有默默耕耘的后勤砥柱。五四青年节之际,赤壁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特开【检耀青春】栏目,邀请到财务岗的“数据哨兵”、办案一线的“正义追光者”等多元岗位青年干警,看他们如何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提升工程”,在票据报表间编织法治经纬,在案卷证据里镌刻为民初心。他们虽岗位有别,却使命相通——无论是用数字丈量责任,还是以法理守护公正,青春力量始终与检察事业同频共振。谨以此辑致敬每一位致敬每一个以微光点亮法治星河的检察青年!


以初心铸底色 以匠心守正义

在赤壁市检察院财务岗位深耕八载,我愈发深刻地认识到,财务工作绝非简单的“记账算账”,而是以数字为笔、以制度为尺,在法治天平上精心丈量责任与担当的重要履职。这份工作,既需坚守财务人的职业底色,更要深植检察事业的法治基因,于细微处见真章,在规范中守正义。

以“精准细致”为基,筑牢财务工作生命线。财务工作的本质是对“精准”的极致追求。从日常报销审核到预算编制执行,从资产管理核算到财务报表生成,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法律监督的经费保障责任,容不得半点马虎。8年来,我始终以“锱铢必较”的态度对待每一笔凭证、每一组数据,因为深知小数点后的一位偏差,都可能影响检察业务的正常运转,甚至损害司法公信力。这种精准,不仅是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对检察事业的敬畏之心——唯有将严谨刻进职业习惯,才能让每一分经费都用在“刀刃”上,为法律监督工作提供坚实的财务支撑。

以“制度先行”为纲,织密财经管理防护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财经纪律是财务工作的“生命线”。我始终牢记“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当好“守门员”:一方面,严格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赤壁市人民检察院机关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建立覆盖预算、收支、采购、资产等全流程的内控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财务制度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通过参与涉案财物管理专题调研、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等工作,将财经纪律要求嵌入司法办案各环节,以制度刚性守护司法廉洁底线。

以“服务大局”为魂,彰显检察财务新价值。财务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作为基层财务人员,我始终将个人工作置于检察大局中审视。当看到经费为公益诉讼、未成年人保护等民生领域办案提供保障,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时;当通过预算优化为智慧检务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推动法律监督手段迭代升级时;当在疫情防控期间紧急调配资金采购防疫物资,为一线办案人员筑牢安全屏障时,深刻体会到财务工作的价值所在——不是“后台”而是“前线”,不是“配角”而是“主角”。这种从“核算型”向“管理型”“服务型”的转变,要求我们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更要算好“政治账”“法治账”,以财务视角助力检察工作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以“自我革新”为要,锤炼新时代财务铁军。身处“数字检察”浪潮中,财务工作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挑战。8年来,我亲历了财务信息化从“单机版”到“一体化”的跨越,从数据信息不联通的单业务系统到启用整合预决算、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变革。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是对财务人员能力的“大考”。既要熟练掌握新系统操作,又要跳出传统思维定式,学会用大数据分析预算执行规律、用信息化手段防范财务风险。为此,我始终保持“空杯心态”,主动学习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管理等新知识,积极参与财务数字化转型实践,力求在科技赋能中提升工作质效。

八年时光,我在资金流转中读懂责任,在预算数字里看见担当。当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当每一份资源都用在“关键处”,当每一位干警都能心无旁骛,司法办案的“质”与“效”才有了最坚实的依托。未来,我将继续以“精准、细致、前瞻”为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坚守,在财务岗位上书写属于检察人的质效答卷。

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局检察人员 任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