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红!这个改革项目获全省表彰
近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报表扬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及成效明显地区,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检察院“涉企虚假诉讼专项监督”获评省级改革事项、获通报表扬。
“我们被莫名其妙出现的民事诉讼困扰许久,检察院能以这项工作为切入点开展专项监督,真是帮了大忙!”近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检察院回访涉案企业时,企业负责人赞不绝口。
这份肯定的背后,是咸安区检察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民事检察监督领域的积极探索。自2022年起,咸安区检察院针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虚假诉讼、虚假劳动仲裁等问题,持续加大监督力度,在案件办理、典型案例培育、机制建设、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取得一定成效。
革新理念,筑牢营商环境防线
“通过领导小组联席会的学习,检察干警和律师深刻认识到,监督纠正虚假诉讼案件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青介绍,“我们不断更新理念,加强与审判机关、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健全对虚假诉讼的防范、发现和追究机制。”
咸安区检察院将涉企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先行试点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纳入党组议程专题研究,及时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制定实施方案,部署重点工作。成立以党组书记、检察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完善全员联动机制,为改革项目提供坚实保障。
精办案件,为企业撑起司法保护伞
在办案过程中,咸安区检察院树立精品意识,确保专项监督办案质效。在拓展案源渠道上多措并举,做好 “一案深查”,重点关注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等虚假诉讼高发领域。内部接收线索3件,对外双向移送线索6件。
“一般来说,以这个当事人的文化程度,不太可能写出如此复杂的借款合同。”民事检察部门检察官分享办案经历,她在办理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时,从当事人文化程度发现疑点。经深入调查,查明法官与银行贷款经办人串通违法的事实,涉案人员依法受到严肃处理。
咸安区检察院以“精品意识”办案,同时有意识地培育精品案件,实现案件办理和案例挖掘的动态融合。近三年来,共受理涉企虚假诉讼案件18件,涉案金额达2000万元,多次在全市交流办理虚假诉讼案件的经验。
联动赋能,奏响营商环境和谐乐章
“开展专项监督不能单打独斗,要与相关部门形成联动优势。”为凝聚优化营商环境的合力,咸安区检察院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4项与法院等部门的联席联动、协作配合机制,完善打击防范虚假诉讼体系。
该院积极推动数字赋能监督,建立违法违规借贷平台虚假诉讼类案监督数据模型。通过该模型,发现涉嫌虚假诉讼行为的企业9家、类案监督线索1148条,全市各地成功办理某借贷平台系列虚假诉讼案件27件。该模型被评为全省十佳数据模型,已在全国推广运用。
咸安区检察院还积极加强普法宣传工作。2024年,院领导带队走访企业23家,与律师召开座谈会,在综治中心、12309设立涉企试点案件绿色通道,并在综治中心、村(社区)委员会、法院等地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制作并滚动播放虚假诉讼普法知识案例3个。
咸安区检察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执着追求,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市场主体在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中安心经营、茁壮成长。未来,他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