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涛:用匠心守护道路,以温情护航民生

汪涛 咸宁市咸安区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
男,197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咸宁市咸安区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一级警长。
自1993年投身警队,汪涛在基层派出所历经多年锤炼,在刑事侦查、追逃抓捕等任务中屡建功绩,铸就了扎实过硬的业务功底。
2017年转任交警岗位后,他快速适应角色转变,将丰富的基层实战经验融入交通管理工作,在疏堵保畅一线展现担当作为,在创新治理中破解实际难题。
由他牵头创立的“三线巡逻、四点保畅”新型农村交通治理模式成效显著,因工作表现突出,他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并获评“破案能手”“追逃能手”、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被群众亲切称为“平安卫士”。
扎根前沿 力保路畅人安
“现在很少会碰到堵车了,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也大大减少了!”家住咸安主城区的王先生由衷感叹。
咸安主城区路网结构复杂,尤其是老城区部分道路狭窄、路口交错,交通拥堵成为市民出行的“心头病”。

汪涛到任后,用了一周时间走遍城区大街小巷,系统摸排各大堵点的成因与规律,创新提出“高峰分流+人工疏导”,通过科学部署警力、动态优化信号灯配时,主城区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拥堵指数下降32%,群众出行体验明显改善。

在他分管的城乡结合部辖区,G107、G351两条国道日均车流逾2万辆,曾是事故多发路段。
汪涛坚持预防为先,组织警力深入沿线村镇、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讲,同步在京港线亿丰农贸市场、桂乡大道河背特大桥、S208省道柏墩小学等12处事故易发路段完善警示标志、爆闪灯等安全设施。
随着系列措施落地,该地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25%,过去隐患突出的路段逐渐转变为“放心通道”。
锐意开拓 蹚出治理新路

为破解农村交通管理的难点和堵点,汪涛带领工作专班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创新构建“三线巡逻、四点保畅”治理模式:将辖区道路划分为三级巡逻线路,实现动态管控与分级覆盖;同时在关键节点设置固定岗位,强化定点疏导与秩序维护,形成“点线结合、巡守互补”的立体化管控体系。

2023年11月,汪涛带队在马桥镇率先开展试点工作。
他结合当地路网特点,将S208、S209、太乙洞等主干道明确为“三线”巡逻范围,实施机动巡查与动态响应;
并在亦石街、麦岭红绿灯、毛坪红绿灯、马桥高速转盘这四个关键位置设置固定岗,开展“四点保畅”,有效强化了秩序维护与拥堵疏解。
2024年,马桥镇交通事故总数下降17.72%,一系列关键指标持续向好,“三线巡逻、四点保畅”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农村交通治理新路径。
冲锋在前 彰显铁肩担当

“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与城市形象和群众出行息息相关,一定要做到赛事精彩与市民方便两不误。”
今年3月接到咸宁马拉松交通保障任务后,汪涛主动担当、靠前指挥,带领团队提前数月踏勘路线、反复推演,精细设计交通组织方案,最大限度降低赛事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赛事期间,他与全体参战人员协同作战,通过科学统筹和精准调度,确保管控有序、引导到位、分流及时,最终在团队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1.8万名选手和数万观众的出行保障任务,实现了交通“零失误”、市民“少烦心”的预期目标。

这份担当,在险情面前更显本色。
2024年6月因罕见特大暴雨,咸安多处低洼路段沦为“泽国”,群众被困、车辆抛锚警情不断。
汪涛闻汛即动,连续36小时坚守最前沿。在积水过腰的亦石街,他带头蹚水推车,将被困老人背至安全地带;
在G351国道漫水路段,他站在齐膝深的水流中充当“人体路标”,指挥车辆绕行......
他带领队员累计转移被困群众132人,快速抢通严重积水路段12处,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尽职履责 守护公平正义

“谢谢汪队,案子破得这么快,我们家属心里也算有个着落了!”
2023年9月15日清晨,G351国道横沟孙田路段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现场除了一枚摩托车前挡板螺丝钉外,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线索。
汪涛带领中队民辅警,以螺丝钉为突破口,通过精准分析和快速查控,仅用三小时便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受害者家属特意找到汪涛致谢。

每一起亡人交通事故,汪涛都亲自带队勘查现场,既严谨专业地固定证据,又以人性化方式安抚家属、协调善后,确保责任认定客观公正,他所经手的案件无一因处理不公被投诉。

三十二载从警路,一颗赤诚为民心。
从侦查破案的一线到疏堵保畅的前沿,汪涛始终以行动擦亮“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诚底色。
他以匠心守护畅通,以温情诠释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平安答卷,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与团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