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故事】熊博:雪域淬锋砺壮志 藏蓝擎旗护安宁

点击量: 时间:2025-08-04 11:50 来源:平安崇阳 责任编辑:李思源

 “不是寒风割脸,是巡逻时突然的缺氧——走三步喘两口,还得攥紧钢枪盯着界碑,那种时候才懂‘使命’俩字多沉。”

 从雪域高原的戍边战士到基层派出所的平安卫士,我用两次热血沸腾的人生跨越,诠释着“青春铸警魂,奋斗正当时”的铿锵誓言。这身藏蓝警服里,始终跳动着军人的赤子之心。 

  回望西藏边关的两年,是刻进骨子里的精神洗礼。在海拔4300米的哨所,寒风裹挟砂砾如刀割般拍打面庞,每一次呼吸都似在挑战生命极限;蜿蜒的边境线上,缺氧带来的眩晕感如影随形,我们仍要保持鹰隼般的警惕。

  踏过终年不化的冰川,穿越暴雪肆虐的山口,我们用脚步丈量界碑的日夜里,“宁可向前十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誓言,早已与雪域风雪融为一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锻造了我钢铁般的意志,更让我懂得:真正的忠诚,是把个人的渺小融入祖国的浩瀚!

  脱下军装时,我毅然放弃了研究生录取机会。“放弃深造不后悔吗?”面对这个问题,我曾扪心自问:“在雪山之巅守护国土的人,心里都有杆秤——守护人民平安,比书本里的知识更让我踏实。”有人问我是否遗憾,我的答案始终是:从不后悔!

  初入治安大队时,我化身城市安全的“守护者”,投身大型节假日安保与专项行动。这段日子里,军营里锤炼的纪律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派上了大用场。当烟花在夜空绽放,当万家灯火团圆,我们用坚守筑起防线,让平安成为节日最美的底色。

  入警以来,我和战友们以雷霆之势向违法犯罪“亮剑”。参与制定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开展集中清查,办理各类案件。整治治安乱点时,我带着部队学的战术配合思路部署警力;反诈宣传中,我像在边关宣讲政策那样耐心细致。每一场行动都是对责任的践行,每一次胜利都是对使命的回应。

  后来,我调至天城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辖区1.5平方公里内,86栋居民楼、1.41万人口,是我新的“责任战场”。军营里“群众路线”的教诲时刻提醒我:社区警务就得“泡”在群众里。我迅速开启“白加黑”模式:白天走街串巷当“活地图”,挨家挨户走访登记;夜晚伏案疾书,把辖区风险点标注成“平安坐标”。

图中左一为熊博

  2024年7月1日,暴雨侵袭崇阳县城。看着不断上涨的水位漫过街道,听着群众焦急的呼喊,我来不及多想,跟着队伍扎进了防汛一线,泡在洪水里的双脚早已麻木,但当看到转移的老人孩子平安抵达安置点,心里那点累突然就散了。

  汛情稍缓后,我和同事们又一头扎进社区排污清淤。污泥溅满警服,汗水混着泥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浑身散发着腥臭味,可没人喊苦喊累。那时我望着彼此满身泥泞的身影,突然想起边关巡逻时结在睫毛上的冰碴——原来守护的模样从不限定场景,无论是雪山界碑还是泥泞街巷,只要能为群众撑起一片安稳,这身“狼狈”便透着最踏实的光荣。

  矛盾纠纷调解,是基层警务的“民生考场”。在天城派出所工作以来,我参与调解40余起,签订协议书39份,成功率98%。记得两家商铺因占道对峙,双方手持棍棒情绪激动。我立刻用部队学的处突技巧隔开双方,从法律条款讲到邻里情谊。三个多小时后,剑拔弩张化作握手言和。那一刻我懂了:基层警务既要雷霆出击的果敢,更要春风化雨的智慧,而军营教会我的“耐心”与“担当”,正是化解矛盾的关键。

 从军人到警察,身份在变,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从未改变。如今站在警营回望,正是军营的磨砺让我在从警路上行稳致远——这身藏蓝里,永远激荡着军人的热血;这份守护中,始终延续着戍边的赤诚。

 个人简介:熊博,男,汉族,2001年1月1日出生,共青团员,籍贯湖北咸宁,2021年3月入伍服役,服役期间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并记嘉奖一次。2024年6月通过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招录至崇阳县公安局,现于天城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