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雨:将专业与热忱融入每一起案件中

晏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在检察一线耕耘十一载,她坚守“巾帼不让须眉,柔肩亦担正义”的信念,先后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能手、业务标兵,入选全省公益诉讼业务人才库和调研骨干人才库,谱写出新时代女检察官的奋进华章。
守牢公益诉讼红色阵地
公益诉讼是守护公共利益的“红色阵地”,晏雨以巾帼之志扎根于此,将专业与热忱融入每一起案件中。
自2015年从事公益诉讼工作以来,她主办、参办及指导案件超三百件,从黑臭水体治理到燃气安全专项行动,从古村民居保护到食品安全监督,多起案例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2021年,某区滨湖港河道水体返黑返臭问题被列为重点监督案件。面对反复治理的顽疾,晏雨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民,调取行政机关履职记录,锁定雨污管网不完善的症结。
她突破“一纸建议”的局限,主动搭建多部门协作平台,牵头召开联席会议,提出雨污分流改造、设施完善等系统性建议。经过一年持续跟进,河道水质显著改善,该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典型案例。
2022年起,她推动构建“公益诉讼+行政执法”跨部门协作矩阵,通过线索双向移送、联合办案等机制,指导办理陆水流域非法采砂、非法制钒污染环境等重大案件,督促修复受损河道5.1公里,促成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衔接配合机制在咸宁落地实践。
绘就司法为民温暖底色
司法为民不仅需要刚性的法律尺度,更需要柔性的民生温度。晏雨以女性特有的同理心,将“情怀”融入履职细节,在点滴小事中传递司法温暖。
2024年,针对电动车非法加装雨篷乱象,她发现依靠单纯执法难以根治问题,遂策划拍摄公益宣传微电影。她争取行政部门支持、协调拍摄资源,一部《危篷之下》微电影在领导、同事和兄弟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制作。影片以真实案例警示风险,被央广网、新华网等转载,并获评全国检察新媒体精品原创作品三十佳、第九届全国检察“三微”优秀作品等。
为民初心不止步于个案办理。晏雨深度激活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通道,从检察建议中梳理出推动电动车非法加装雨篷问题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成功将其转化为代表建议,推动专项整治向系统治理跃升。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人民安宁的温暖盾牌,要将履职效能转化为民生福祉。”晏雨说。
打造案件管理智慧中枢
转岗案件管理部门后,晏雨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敏锐,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将“匠心”注入业务中枢建设。
她带领团队强化流程监控、数据监管和案件评查,推动管理质效全面提升。面对“涉企案件检察听证机制”先行区改革试点重任,她迎难而上,将听证工作融入“检察护企”专项活动,构建起“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协作机制。

崇阳县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晏雨和同事一起,还创新提出“一案三阶”工作法:听证前精准研判风险,制定个性化方案;听证中搭建对话平台,聚焦争议实质化解;听证后建立跟踪回访机制,确保意见落地见效。这一模式在崇阳县检察院成功实践,2025年1月试点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其间,她主持多场涉企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企业家等共商共议,推动矛盾纠纷法治化解决。
从青涩助理到业务专家,晏雨始终以赤子之心践行法治信仰。正如她在工作手记中所写:“每本案卷都是时代的注脚,每份文书都该镌刻法治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