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逆行者” 群众眼中的“门神” ——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扶贫干部”郑卫平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这每一个人的心。疫情来临时,通城塘湖镇望湖村有这样一个人,他不辞辛劳,离开家人,积极响应动员,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坚韧不拔,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他勇敢坚定,在村民群众都闭门不敢外出时,始终在村落间“逆行”,宣传引导,摸底排查;他既是一名政法战线中共党员,又是一名驻村扶贫干部,他在大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展现出新时代政法干部的风采。
当好抗击疫情的战斗员
该同志作为市委政法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市精准扶贫驻通城工作团团长、市委政法委驻塘湖镇工作队队长,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从扶贫干部迅速展变为疫情防控干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大年初二(元月26日),该同志充分意识到疫情严峻形势,提前返回驻村岗位,主动作为担任起望湖村抗疫情总指挥,对防控工作有序安排并积极投入到防疫情一线工作中去,带领村两委组织村民开展疫情防控攻坚战,在他的动员号召下全村60余名党员志愿者投入到抗疫情工作中去。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郑卫平发动通城县塘爱公益慈善基金会平台,发动爱心人士捐款,在他的带动下望湖村的党员群众捐款的两万余元,三天内筹到善款30多万元,他个人捐款2000元,并通过个人的人脉资源,动员在省外的医药商家从外省紧急捐赠调运价值30多万元的防护,消毒物资支援全县防疫工作。为了方便群众生活物资不受影响,他组织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对接村民需求,对村民急需的生活物资统一登记造册,集中采购,全力保障村民的正常生活。
当好防控疫情的排查员
在郑卫平的指导下,村两委成立工作专班,严格排查返乡人员,特别是武汉返乡人员,严格登记造册。对疫区返乡过年的134人实行严格管控,坚决劝阻该村村民户与户之间来往串门,并安排村医每天上门两次进行体温测试,确保群众平安稳定。组织专班每天清运扫除村里的垃圾,对全村公共场所、卫生死角和农户房前屋后进行消毒。目前,全村平安群众的情绪稳定。
当好传播政策的宣传员
他发动群众第一时间在村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标语、横幅600余条,防护防控知识宣传册200余份,发放张贴。定期在全村通过广播、车载喇叭、微信群以及发放张贴疫情防控资料等,强化对群众的疫情防护知识宣传普及,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的严重性,正确宣传避免引起恐慌,并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防治的群防群控格局,坚定全村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当好基层群众的服务员
郑卫平同志时刻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患有严重的白癜风皮肤病,一晒太阳全身红肿瘙痒,不适合在户外工作,但自从2016年任通城扶贫工作团团长,望湖村第一书记以来,他没有一句怨言,一直强忍身体的不适,带着药罐在扶贫。他心系人民群众,为民办实事,先后引进多家企业,投入资金三千余万元,流转望湖村的土地3800余亩成立三个公司、四个专业合作社,以油茶套种名贵中药材,安排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望湖村的农户在自家门口务工收入每年增加100余万元。在望湖村举办乡村大舞台、帐篷节吸引来湘鄂赣大量游客集结黄袍山,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为当地群众增收创造有利条件。新办农家旅店、农家乐酒店为村集体增收。筹资150余万元新建光伏发电63千万时,为村实施道路加宽刷黑、河道改造、农田水利灌溉、安全饮水等工程,村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新建村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改造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实现了村“九有”标准。他真心为民,把贫困户当亲人,把村事当家事,带着感情扶贫,在驻村谁家有困难他第一时间去解决,谁家有矛盾他第一时间去调解,对因病、因癌、因祸死亡的困难家庭都是在第一时间上门慰问看望,及时安抚。
当地群众发自内心的说:“有了郑书记,望湖有希望,我们有盼头。”在郑卫平同志走在前、作表率的示范带动下,望湖村党员干部始终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让人民看到,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力量和希望,用行动引领群众,汇聚起群防群治、同舟共济的强大力量。
图:驻村扶贫工作队
文:王飞 王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