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俯身与抬头之间,感受“平安温度”
扶正深夜倒伏的摊车,复位水域松动的护栏,捧回少年珍视的奖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克苏垦区公安局双城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们,把服务的温度刻进晨昏交替的守护里。无需豪言壮语,这些带着露水、汗水与灯火的小事,正描摹着“平安”二字最真实的模样。
找回少年的“心头好”
初中生张明(化名)考了年级前十,父母省吃俭用给他买了新手机,他爱不释手。可周末在广场玩时,手机丢了,张明急得直掉眼泪。接到报警,辅警陈治博和朱新明立刻赶到。他们耐心调看了广场周边12个监控探头,终于在两个小时后锁定了捡走手机的人。他们顶着午后36度的高温,找到拾取者,追回手机。
巴扎日里的“小团圆”
巴扎天,六团农贸市场人头攒动。来赶集的艾合买提夫妇一转身,发现3岁的女儿阿迪莱不见了。两人急疯了,四处哭喊寻找。巡逻辅警蒲进军、张拉拉发现了在摊位边哭泣的小女孩。他们蹲下身,递上糖果,牵起孩子的小手。喇叭寻人未果,张拉拉就抱着阿迪莱,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问:“谁家丢了穿粉色上衣的小宝贝?”四十多分钟后,母女团圆。
风雨后的“清障人”
前一天晚上狂风暴雨,刮断了一棵大树的粗壮枝干。清晨7点多,巡逻辅警雍凌峰发现断裂的树枝完全挡住了主干道,再晚一点,上班的、务农的人就要从这条路过了,他吃力的拖着沉重的树干,汗水混着晨露忙活了半小时,终于在早高峰车流到来前疏通了道路。
夜巡中的“安全锁”
辅警何兆阳、唐星星夜晚巡逻连队渠边时,发现一处防护栏被人为拆开了一个大口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何兆阳、唐星星二话不说,立刻着手修复。他们打着手电,费劲地将松动的护栏重新固定好,确保缺口被牢牢堵住。
田间地头的“平安光”
农忙时节,连队道路上农用车、拖拉机多了起来。为了提高夜间行车安全,北线警务室辅警为留洋带着反光条,深入田间地头。仔细地为农用车、三轮车的尾部、侧面贴上亮眼的反光条。大叔大姨们起初觉得麻烦,但听位留洋解释“夜里车灯一照,后面老远就能看见,安全多了”,都笑着配合。
留守儿童的“安全课堂”
辅警位留洋来到留守儿童乐乐家。“乐乐,放假了,河边水塘千万别一个人去,水底下可能有漩涡,很危险。”“在家别用湿手碰插座,那‘小窟窿’会电人。看到陌生人在附近转悠,别理,赶紧回家告诉奶奶。”临走,他把电话写在纸条上,压在堂屋桌子玻璃板下:“有事打这个电话,我们一会儿就到。”
零点市场的“孤灯扶正”
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刮过市场。第二天有集市,许多摊贩的小推车就停放在摊位旁。狂风过后,不少推车被掀翻在地,物品散落。巡逻至此的辅警叶国强见状,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借路灯光,一辆一辆地将倒伏的摊车扶正,把吹散的棚布简单归拢。周围静悄悄的,居民们都在熟睡。他默默忙碌了近一个小时,扶正了二十多辆摊车。
一次耐心的查找,一次温暖的牵手,一次及时的清理,一次默默的守护……在双城派出所民警辅警日复一日的工作片段中,一件件琐碎小事,如同点点微光,汇聚成安全的灯火,也清晰地标注着一师公安民警辅警最朴素的职业本色——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